0591-83314425
新聞動态NEWS

【申報】最高資助340萬!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開始申報啦,截止9月20日

更新時間:2019-09-16

福建省農業農村(cūn)廳 福建省财政廳關于組織申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的通知(zhī)


各有關單位:


爲大(dà)力實施鄉村(cūn)振興戰略,支持産業興旺建設,更好發揮科技在現代農業産業發展中(zhōng)的支撐引領作用,現發布指南(nán),組織申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請按通知(zhī)要求做好項目申報和推薦工(gōng)作。



一(yī)、申報要求


(一(yī))項目申報内容清單見下(xià)表。


2019年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申報表


序号

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名稱

主要建設内容、預期目标

申請資助經費(萬元)


1


茶葉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茶葉育種與栽培。茶樹種質資源征集、茶樹新品種選育和茶樹新品種示範推廣等。

2.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開展泡沫法施藥技術研究;開展東方美人茶茶青穩産提質關鍵技術研究:開展茶小(xiǎo)綠葉蟬田間蟲量誘集調控技術研究;開展茶園捕食性蜂類、禽畜控蟲或控草研究。

3.茶葉品質與加工(gōng)。烏龍茶、白(bái)茶機剪、機采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茶葉品質鑒定研究、開展茶葉加工(gōng)創新技術研究。

4.茶經濟與信息研究。開展閩北(běi)和閩東地區的雙減項目經濟效益評價及其關鍵因素的研究。開展茶産業數據庫建設和數目化管理,依托體系綜合試驗站,建立固定的農戶觀察點用于數據收集。

二、預期目标

1.收集保存茶樹種質資源5份,篩選出1個優異雜交後代。建設茶樹新品種(系)示範基地1個,示範推廣面積200畝,輻射帶動2000畝。

2.指導相關茶葉重點産區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點建設2個,形成相關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範或論文2篇,編寫“茶樹主要病蟲害識别與綠色防控”手冊或挂圖。

3.集成組裝配套并推廣區域性、可複制的綠色高産、優質高效、生(shēng)态環保的技術模式1項,示範推廣1000畝,輻射帶動面積2萬畝。

4.加強産業化開發,積極推動一(yī)二三産融合發展,指導茶産業三産融合示範基地1個;指導5家以上企業開展品牌宣傳和推介。

5.組織綜合性培訓1期,開展專題培訓2期,參訓人數達1000人次;編印實用技術手冊300冊,發放(fàng)技術資料300份;體系團隊成員開展技術咨詢、指導服務100人次。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2


蔬菜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蔬菜特色優異資源的收集、評價與創制及我(wǒ)省蔬菜地方品種資源保護與創新

2.主要蔬菜新品種選育、引進與示範推廣。

3.主要蔬菜優質生(shēng)産關鍵技術研究、示範與推廣,新農機具引進及農藝與農機相結合的栽培技術體系研究。

4.主要蔬菜高産優質生(shēng)産技術研究、集成、示範與推廣。

5.構建我(wǒ)省蔬菜産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

二、預期目标

1. 挖掘蔬菜特異種質資源20份以上,創制優異抗逆種質10份以上。

2.選育主要蔬菜新品種6個以上,引進适合我(wǒ)省的蔬菜優良品種10個以上,并開展其試驗和示範,提高我(wǒ)省蔬菜良種覆蓋率。

3.總結出蔬菜生(shēng)産技術16項,集成4種典型蔬菜綠色、優質、高效生(shēng)産模式。

4.在綜合試驗站建立5個模式示範基地,示範基地增收節支10%以上;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面積500畝,帶動輻射推廣5萬畝。

5.組織開展蔬菜生(shēng)産技術的專題培訓6期,參訓600人次;組織實地觀摩12場次,200人次;示範帶動農業企業20家、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20個;編印實用技術手冊800套,發放(fàng)技術資料800份;體系專家到鄉村(cūn)示範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技術咨詢、指導服務400人次。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3


水果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種質資源與良種繁育。開展百香果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開展百香果病毒病快速檢測方法研究,開展百香果莖尖脫毒組培技術研發,開展百香果優質種苗繁育技術集成。

2.果樹栽培。開展百香果主推品種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3号生(shēng)物(wù)學特性觀察,開展百香果主要産區種植模式研究與百香果一(yī)年一(yī)植種植技術集成,開展百香果連作對産量品質影響調查,開展百香果、柑橘、葡萄、火(huǒ)龍果、藍莓高優栽培關鍵技術集成。

3.果樹病蟲害防控。開展百香果主要産區病蟲害普查,明确百香果生(shēng)産的主要病蟲害種類、發生(shēng)特點;開展百香果、柑橘、葡萄、火(huǒ)龍果、藍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

4.果品加工(gōng)與産業經濟。開展百香果加工(gōng)工(gōng)藝研發,開展百香果采後分(fēn)級包裝指導,開展福建百香果主産區種植成本與效益調查,開展百香果、葡萄、火(huǒ)龍果市場消費需求調查分(fēn)析。

二、預期目标

1.收集保存百香果種質資源6份,制定百香果病毒檢測技術規範1項,集成百香果優質種苗繁育技術1項。

2.集成百香果一(yī)年一(yī)植栽培技術,示範面積1000畝,輻射帶動1萬畝;制定百香果栽培技術規範1項。

3.編印福建百香果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手冊1套,研究組裝集成百香果、柑橘、葡萄、火(huǒ)龍果、藍莓綠色高産優質高效關鍵技術。

4.研發百香果加工(gōng)産品2-3個,申請專利1項;指導建設采後商(shāng)品化處理中(zhōng)心1個;提交百香果、葡萄、火(huǒ)龍果市場消費需求調查分(fēn)析報告1份;協助、指導開展福建百香果等區域公用品牌宣傳。

5.體系專家到示範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dà)戶開展技術咨詢、指導服務100人次。編印技術手手冊3000份。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4


食用菌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開展食用菌菌種穩定性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研究秀珍菇、靈芝、銀耳和海鮮菇等不同條件菌種保藏的生(shēng)物(wù)學特性、生(shēng)理生(shēng)化指标、農藝性狀的變化,建立相應的菌種穩定性保持技術。

2.開展食用菌栽培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重點研究靈芝的連作障礙機理,探究銀耳“爛耳”、“白(bái)筒”以及秀珍菇菌包吐“黃水”、“爛筒”等發生(shēng)原因,集成其相應的配套防控措施。

3.開展食用菌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重點突破銀耳、秀珍菇、海鮮菇、雙孢蘑菇等生(shēng)産技術難點和堵點,促進食用菌生(shēng)産高質量發展。

4.開展食用菌保鮮與加工(gōng)高值化利用研究,重點解決銀耳等鮮銷過程中(zhōng)品質劣變、新鮮度差和當前熱泵烘幹導緻銀耳幹品變形、商(shāng)品性狀差等問題。同時,研發海鮮菇、秀珍菇等精深加工(gōng)産品,延長産業鏈條。

二、預期目标

1.集成秀珍菇等食用菌提質增效技術3~4套,與常規栽培相比,其産量或産品優質率提高5%。

2.集成秀珍菇等食用菌深精加工(gōng)技術1~2套,并進行生(shēng)産示範。

3.建立主推品種或主推技術示範基地10個,示範規模100萬袋,輻射帶動主推品種或主推技術覆蓋率達50%。

4.編印培訓技術資料500份,舉辦培訓班10期,參訓人數300人,帶動小(xiǎo)農戶、家庭農場或合作社300戶(個)。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5


生(shēng)豬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 生(shēng)豬種業創新方面:開展生(shēng)豬良種選育,福建省主要地方豬種保護與選育,地方豬品種遺傳材料的制作與保存,高質量地方豬精液冷凍保存關鍵技術研究。

2. 新發或重要疫病(重大(dà)動物(wù)疫病除外(wài))研究方面:具體開展對新發或重要豬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疫苗、診斷技術和防控技術研究。

3. 規模豬場生(shēng)物(wù)安全防護水平提升方面:非洲豬瘟形勢下(xià)規模豬場生(shēng)物(wù)安全措施及防控技術集成創新,豬場複産配套技術集成與示範。

4.生(shēng)豬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規模養豬場豬糞水源頭減量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豬舍粉塵與氣味過濾技術集成創新;養殖廢棄物(wù)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利用模式研究及應用,種豬場重要疫病淨化技術集成與推廣。

二、預期目标

1.推廣杜洛克、長白(bái)、大(dà)白(bái)、福建地方豬種等6個品種,對2個地方豬品種遺傳材料進行制作與保存。

2.推廣漏糞地面免沖洗源頭減量化技術、豬舍粉塵與氣味過濾技術、豬群主要疫病綜合防控技術、種豬場重要疫病淨化技術、信息化管理技術等配套技術10項。

3.應用集成或配套的新技術或新品種建立300-400個試驗示範基地,組織實地觀摩3-5場次,帶動專業合作社2-3個、家庭農場(專業大(dà)戶)200-230家。

4.編印實用技術手冊8-10套,發放(fàng)技術資料4000-5000份,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00-120期,參訓(聽課)人數達10000-12000人次。通過加強産業化開發研究,推動一(yī)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6


家禽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品種(配套系)選育、繁育與良種推廣。開展家禽自主品種(配套系)選育以及家禽繁育技術研究。開展我(wǒ)省主推家禽品種及配套飼養技術集成示範推廣。

2.家禽安全生(shēng)态高效生(shēng)産技術的研究、集成、示範推廣。開展水禽無水面生(shēng)态飼養模式、家禽安全高效飼養技術模式、新型高效抗生(shēng)素替代添加産品、優化飼料配方等安全高效生(shēng)态生(shēng)産技術的研發、集成、熟化和配套。

3.家禽疫病控防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開展家禽新發疫病防控新技術研究;家禽場優化免疫程序等疫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和集成示範推廣。

4.開展家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的研究、集成和配套。

二、預期目标

1.完成1項鴨繁育技術研究,形成技術規範1項。形成10個主推家禽品種配套飼養技術規範,示範推廣主推品種4億隻。

2.完成家禽生(shēng)态、節本增效養殖技術規範(手冊、規程、配方)等3項。

3.完成家禽新病防控技術研究1項,形成疫病防控技術規範(規程、免疫程序)等5項。

4.建立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試驗示範基地20個,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推廣輻射面達到4億隻以上。組織舉辦技術培訓班10場以上,受訓人數400人;編印發放(fàng)技術手冊等宣傳資料10套1000冊以上。指導5家以上企業開展品牌建設。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7


水稻

一(yī)、主要建設内容

1.優質、高産、專用、多抗、廣适應性、适宜機械化栽培水稻新品種的選育與引進。

2.集約化與綠色栽培配套技術的研究、突發偶發性與潛在危險性病蟲害防控以及稻田高效可持續耕作制度的創新。

3.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試驗示範推廣。

二、預期目标

1.選育、引進水稻新品種60個,其中(zhōng)選育、引進并參加省級以上試驗水稻新品種25-30個,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品種2-3個;選育、引進特種專用稻2個。

2.建立水稻栽培技術研究試驗點3個,開展水稻栽培技術研究1項;建立水稻病蟲害防控技術研究試驗點3個,開展技術研究1項;集成水稻配套節本高效無公害技術規範2項。

3.主推新品種30個,示範推廣水稻綠色輕簡栽培、直播再生(shēng)稻栽培、水稻全程機械化生(shēng)産等配套技術3項,稻-綠肥、煙-稻等水旱輪作高效、節肥耕作制度2套,綜合種養技術試驗點3個,在全省建立水稻良種良法良制百畝示範片10個,展示點40個,示範面積1.3萬畝,輻射帶動全省水稻新品種及配套集成技術的推廣700萬畝,水稻優質率達80.5%。召開水稻新品種及配套集成技術現場考察觀摩會10場,帶動專業合作社12個、家庭農場(專業大(dà)戶)14家、小(xiǎo)農戶1000戶;編印實用技術手冊2套,發放(fàng)技術資料5000份,舉辦10期實用技術培訓班,參訓人數500人次以上;提升高端優質稻米品牌1個(河龍貢米)。

1.設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1個,每個40萬元。

2.設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每個 20~25萬元。

3.設綜合試驗推廣站 5~10個,每個20萬元。

4.以上合計不超過340萬元。

 (二)項目申報團隊條件清單見下(xià)表。

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申報團隊條件


首席專家

崗位專家

綜合試驗推廣站站長

1.具有正高級職稱、紮實理論功底、豐富實踐經驗的在崗農業科研或推廣系列的專家,在本産業界内有較高學術地位和威望成就,年齡不超過57周歲。

2.學術學風端正,品行品德良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責任擔當意識強,敬業奉獻精神足,願意配合主管部門開展工(gōng)作,有依托單位支持。

3.具有較強的統籌領導和團隊組建能力,主持過省部級以上重大(dà)科研推廣項目、承擔過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任務、獲得過省部級以上獎勵的專家優先。

1.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豐富實踐經驗和紮實理論功底的在崗農業科研或推廣系列的專家,在本産業界内有較好的學術水平和成就,年齡不超過57周歲。

2.秉公守法,學術學風端正,品行品德良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責任擔當意識強,敬業奉獻精神足,願意積極配合首席專家開展工(gōng)作,有依托單位支持。

3.具有相對獨立的科研與推廣團隊,組織協調能力較強,承擔過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任務的專家優先。

1.有較豐富實踐經驗和中(zhōng)級及以上職稱的事業單位在崗專業技術骨幹,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年齡不超過57周歲。

2.具備該産業的地方特色優勢條件和基礎,所在單位願意作爲建設依托單位并給予大(dà)力支持。

3.組織協調能力較強,能組建相對獨立的推廣團隊,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責任擔當意識強,敬業奉獻精神足。


(三)正在受聘承擔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任務的專家團隊成員不再列爲申報團隊人選。

(四)申報産業團隊成員不得是失信被執行人,項目申報單位及産業團隊成員應保證所提供申報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并對信息虛假導緻的後果承擔責任。

(五)每個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由1個首席專家工(gōng)作站、2~4個崗位專家工(gōng)作站和 5~10個綜合試驗站組成,每個工(gōng)作站、綜合試驗站由 3~4 名成員組成。首席專家、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所在工(gōng)作單位爲項目建設依托單位。

(六)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周期一(yī)般爲3年,研發起始時間爲2019年9月1日,結束時間爲2022年8月31日。既要有3年工(gōng)作計劃又(yòu)要有年度工(gōng)作任務。


二、申報程序


請有意申報相關産業團隊的人員,以團隊爲單位,提交《福建省現代

欄目列表